河道整治的好处 河道整治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湿地有巨大的渗透能力和蓄水能力,可以减少并滞后降...
河道整治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湿地有巨大的渗透能力和蓄水能力,可以减少并滞后降水,削减并滞后洪峰,减少洪水径流,具有水库的功能。
河道整治工程中的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它具有强大的净化污水能力,湿地是自然环境中自净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水流速度缓慢,有利于沉积物沉降;在湿地中生长、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微生物相同地域的净化能力是森林的1.5倍。因此河道整治工程可以有效的降低水中的污染物质,减少对周边农田灌溉和饮用水的污染。
河道整治具有控制土壤侵蚀的价值。河道整治的侵蚀控制功能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减少了水土流失,保护了农田用地不受洪灾;二是减少了因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壤肥力丧失。
河道整治可大大改善长期以来由于河流破坏带来的诸多问题,对于保障两岸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起到重要作用.冲滩塌岸现象将大大减少,有利于稳定滩涂、改善滩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滩区的土地利用价值,使滩区及高岸的居民安居乐业,可以基本保障河两岸的人民安全定居,有利于改善两岸各种大、中、小型提灌站的引水条件,保障两岸灌区和人民生活用水需求。
在河道整治后,能够使河道变得干净,河道里的水也就会慢慢变清,环境自然会逐渐好起来,村民们以后的生活品质也会提高,说不定鱼儿成群的景象不久后就会出现。如对河道进行底泥疏浚后,能较快清除水体中的内源污染物,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和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进化,减少了污染物的含量,从而减少了对河流周边的农田和饮用水污染。
再如使用生态混凝土修建河堤后,依靠混凝土空隙的物理,化学及所形成生物膜的生物作用可以清除和降解污染物,利用混凝土的透水多孔质性等结构特点,能有效减少环境负荷,降低污染物在水中的浓度,减少污染物的渗透,减轻河道旁边的饮用水和农田污染。
利用生物浮床技术修复河道后,栽培有强烈吸附作用的水生植物在水面上,从而达到削减水质富营养化的作用。从而减轻污染。
我国当代作家、学者余秋雨在游览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 旅游 景区)之后这样写道:“我以为,中国 历史 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它的规模从表面上来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造福千年”。
都江堰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蜀国的领地,早在秦惠文王时期秦国就通过商鞅变法而使国力大增,由此便开启了征伐六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而统一天下的进程。但是由于当时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在征伐六国的先后顺序上存在一些分歧。
以司马错将军为代表的主张先攻打蜀国,因为蜀国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一旦打下了蜀国就能通过长江及其支流顺流而下攻打楚国,并且蜀国与邻国巴国一直存在纷争,拉拢巴国联合对付蜀国这对于秦国一统天下非常有利。当时司马错这样向秦惠王进言道:“蜀有桀纣之乱,其国富饶,得其布帛金银,足给军用,水通於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
而司马错关于“得蜀则得楚、得楚则天下并以”的军事主张很符合秦国统一天下的实际情况,因此先攻打蜀国的主张很快就得到了秦惠王的采纳。
今天的我们都知道,蜀国大致位于四川盆地内,而四川盆地周围是由青藏高原、大巴山、华蓥山、云贵高原等海拔多在1000米~3000米之间的高原、山地环绕,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按照诗仙李白的话说就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而秦国之所以率先讨伐蜀国,与公元前316年的一场战争有关。当时蜀国派兵攻打巴国,巴国不得已向秦国求援,于是秦惠文王派司马错带兵援助巴国攻打蜀国,蜀国被灭后秦国顺势也灭了巴国,由此巴蜀之地就到了秦国的麾下。
蜀国和巴国相继被灭以后,秦国趁机向楚国进发,但在战国七雄中楚国的实力仅次于秦国,这也就意味着秦楚之间的较量不是三两年就能一决高下(实际上到公元前223年楚国才被灭亡),并且秦灭蜀之后蜀国接连叛乱,于是乎蜀国被撤销改为蜀郡作为秦国的大粮仓和屯兵之地。
在古代,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蜀郡(今成都一带)处在平原地带,地势相对低平,西边有由北向南流的岷江,虽说距离平原中心只有二三十公里,但是对于古代以马车为最先进的交通工具而言在运量运兵方面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国西高东低的总体地势,因此岷江对整个成都平原是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再加之岷江流经的四川盆地西部是多雨地区,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时东侧的平原地带一片汪洋,而洪水退去后则是沙石千里,再加上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阻碍江水东流,从而导致成都平原常年遭受旱涝灾害的困扰。
公元前256年,在“得蜀则得楚,得楚则天下并以”的军事主张下,知天文识地理的蜀郡太守李冰携其子(一说是二郎神的原型李二郎)奉秦昭王之命,于公元前256年至前251年主持始建了都江堰,一举将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成都平原建成秦国统一天下的军事粮仓,也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岷江是“母亲河”长江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它发源于四川与甘肃交界的岷山南麓,其东源和西源在松潘境内漳腊的无坝汇合后向南先后流经松潘县、都江堰市、乐山市,在宜宾城区东北合江门汇入长江干流,全长711公里(若以大渡河为正源则是1279公里),流域面积13.5881万平方公里。
李冰上任后实地考察了岷江的有关情况,他提出要根治成都平原的水旱问题,就必须实行引流分水。而他发现岷江在流经都江堰玉垒山西侧时,由于山体坚硬挡住了水流的去路从而使得河道呈近似于圆弧形,在玉垒山这里凿开一个口子将岷江水引到成都平原,就能解决灌溉、运输以及水旱等诸多问题。
由于山体岩石坚硬,在当时没有火药的情况下,如果单纯地用铁镐凿的话要将近30年。李冰想到了利用热胀冷缩的方法,先是用火将岩石烧热然后再用水浇,岩石崩裂疏松后就更容易开凿。就这样李冰一干就是将近8年,玉垒山终于被凿开了一个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口子,这个口子被命名为“ 宝瓶口 ”。
“宝瓶口”这个引水工程虽然完工了,但是岷江东岸被地势较高的山体阻挡,江水一般很难按照预期从“宝瓶口”流向成都平原。此时李冰父子又率人在离宝瓶口上游不远处建造分水堰,他们将大竹笼装满岩石堆积在江心,形成一个鱼嘴般的狭长人工岛,也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 鱼嘴分水堤 。
而“鱼嘴”建成后,直接将岷江河道分为外江和内江,外江主要用于排洪,而内江的的一大部分水量则由宝瓶口流向成都平原。乍一看鱼嘴分水堤很简单,但实际上蕴藏着很深的科学道理。
首先是内江和外江的宽度、深度不相同,不同时期的分水量不同。内江河道窄但比较深,而外江河道宽但很浅,这样一深一浅、一宽一窄在不同时期所分得的水量就在巧妙地发生着变化。冬春季枯水期时,岷江水量减少,由于内江河道较深,因此河流主线靠近内江凹岸一侧,约有60%的水流经内江,而外江河道浅,约40%的水从外江流过,从而保证了农田的灌溉用水;反之到了丰水期时,岷江水量大增水位增高,河流主线相对顺直,由于内江河道窄、外江河道宽,因此丰水期时约40%的水流经内江、60%的水流经外江,从而避免农田被淹,这就是著名的“ 四六分水 ”。由此可见鱼嘴的功能设计还是有其神奇之处。
其次,除了鱼嘴分水堤能起到控制水量的作用以外,宝瓶口以及它的东边正对着的“飞沙堰”也能起到分水和水量控制的作用。宝瓶口的宽度和高度较小,本身通过的水量有限,而且飞沙堰实际上是一个高度比较矮的堤坝,当流经飞沙堰东侧的水量较少时,低水位的水流就会通过宝瓶口流向成都方向,当水量增加水位上升时,一部分水流就会越过飞沙堰重新回流到外江,因此这也是宝瓶口和飞沙堰控制水量非常神奇之处。
最后,水利工程的修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排沙功能,如果不能有效排沙的话一旦泥沙大量淤积就会影响水利工程的运行(三门峡水库就是一个例子)。李冰巧妙地利用了一些物理学原理,使都江堰的排沙功能设计于自然中透露着神奇。根据弯道水流规律,也就是在河道的弯道处表层含沙量较少的河水会沿着凹岸流动,而底层含沙量较大的河水则会沿着凸面流动,据统计从鱼嘴分水堤开始这种分沙的比例大约为2:8,也就是20%的泥沙走内江、80%的泥沙走外江,这也是著名的“二八分沙”。
当然,泥沙进入内江后并非完全通过宝瓶口流向成都方向或在内江里淤积,而是由于飞沙堰和左岸(水流前进方向)岩壁的存在,挡住了底层水流的去处而产生回旋漩涡,当内江水量超过宝瓶口的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就会通过飞沙堰外泄汇入外江,其中流向内江20%的泥沙又有大约15%随水流从飞沙堰排出,从而保证了内江的顺畅流通不被淤塞。
除此之外,任何水利工程修建后都离不开后期的维护,都江堰水利工程也不例外。实际上每到冬春的枯水期,人们都要对都江堰进行整修,将内江和外江河道内淤积的泥沙尽可能淘走,并对飞沙堰进行加固,这也就是民间广为流传的“深淘滩、低作堰”的“岁修”。
也正是由于历代人民对都江堰的精心维护,即便是经过了将近2300年的风雨洗礼,直到今天都江堰还稳稳当当地继续工作着,并且都江堰虽处在我国龙门山断裂带上,它甚至还经受住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残酷考验,足以见得工程之伟大。
他在蜀郡还主持兴办了其他水利工程,并修筑桥梁,在广都主持开凿盐井等,为开发成都平原、发展农业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关於李冰治水的传说,东汉以后不断有所增附,唐代导江县(今都江堰市)已建李冰祠。北宋开始流传所谓李冰之子李二郎协助治水等神话。在民间传说中,神话人物二郎神的原型就是李冰之子。
在蜀郡期间,太守李冰还修建了其它水利设施,并主持修建桥梁、开凿盐井等,为川西农业发展和成都平原的开发做了极大的贡献。
一座山峰连着一座山峰,茫茫群峰,像波澜壮阔的大海,翻腾着一层又一层的金色浪花,把一座座山峰打扮得更加秀丽更加壮观。每一座山峰都有绿色的春天渲染着,它们各自正在张扬着青春的活力,看上去是那样的挺拔巍峨。山林中有鸟叫,花草中有虫鸣,耕地上有播种;飞奔在大山深处公路上的汽车,在警钟长鸣;横七竖八交织在一起的大小河流、湖泊从高山峡谷中正在缓缓流出;新修的农田一层层一排排挂满了山川野道。农民在新修的农田里栽够了秧苗,又在缓缓起伏的山坡上洒满了春天的种子。一条蜿蜒曲折的山沟河流,穿过大小山脉,越过深谷沟梁,出现在汉江河畔。因为这条山沟河流与汉江联系得非常紧密,所以人们戏称它是汉江河畔上的超链接。
这条山沟河流一直连接到了大山深处。它水质清澈,水流坦荡。沟河两岸也有大小溪流,共同构成了山沟河流川流不息的一幅自然景观图。如果站在高处认真仔细去看,一定会发现山沟河流,像是藏在深山老林中的一条白色巨龙,好像在静静游动,等到回过神来一看更像是插在汉江头上的一朵鲜花,美丽如画,实在诱人极了。一台农耕机械,还在取土平地,虽然让人们再也看不到过去那种人山人海的劳动场面,但它也需要人们牢牢记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能够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科学理念。新修农田上的石料和土坯来往自如,因为它们中间缩短了运输距离,但也能够看到一片片新农田在短时间内很快迅速崛起。
留在深谷中的,藏在密林中的,处在山腰上大小不等的新农田,仿佛是大地上一条条闪光的金丝带迎风招展多姿多彩。它们把农户与农户之间,山路与山路之间,山脉与山脉之间,相互交织在一起,反复一看更像是画家手中的一张张山水画,镶崁在苍茫的大地上美不胜收。如果翻过几座大山,穿过几道沟梁,映入眼帘的将会是大片大片的新农田。在这个时候,人们需要把勤劳致富和科学技术加在一起去联想,那么这样一来,脑海中人们勤劳的影子,好像更是千千万万个人站在一张张彩色图案上,各自在点缀出不同的美丽图画来。产生的艺术效果将会是这样一幅画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硕果累累那种鼓舞人心的精神家园。
在山沟河流与汉江交汇处有一片新农田。长的农田缩短了距离,短的农田扩大了面积范围,农田与农田之间相互牵连着连成一片,一直蔓延到一排排农家小院的周围。这里的新农田之间,规划合理,弯曲有度。一条新修的堰渠上下两端贯通了这一片新农田。栽上的秧苗,苗条可爱,当微风一吹,像盛开的鲜花张开了笑脸,实在让人迷恋。一群新燕喝足了农田的水源,带上春泥,飞进农家新院,为自己筑起了巢穴。几个庄稼汉围绕在新修的水田边,察看秧苗的长势,一边走着一边谈论政府对农民优惠政策的好处。
穿过丛林,翻过一道道山梁,走出山洼的地方,一眼可以看到,一排排农家小院被新修的农田左右穿插包围着。采桑女路过农田时,也忘不了给农田堵缺灌水,确保秧苗安全生长。就在这个时候,有几只山鸟从山顶飞过一片小树林,落在一处田野上,吓跑了一群到处觅食的山麻雀。不远处,宽宽的长长的.堰渠,沿着农家小院曲折而上,哗啦啦的流水声,像音乐家手中的琴弦悠悠慢长。这条堰渠的修建是国家投资,地方出劳,彻底改变了沿途农田缺水少水的痛苦年代。与堰渠相通的有一座小型水电站,由于规模小,发电量不足,年年亏损,早以并入大电网。据当地群众说,小型水电站的建成,是在国家经济最困难时期完成的一项惠民工程。
山沟河流水量丰富充足,一到汛期,河水暴涨,农田被淹,耕地被毁,严重影响了沟河两岸人民的生产生活秩序。治理水患,疏通河道是保护农田不遭受损失的有效方法之一。几年里政府投放大量资金,对上下河床采取裁弯取直,扩大河面,修建了大面积的防洪堤坝等行之有效的治理办法。后来为了人们出行方便,还在沟河两岸架起了一座新的桥梁。因为政府治理水患科学力度大,山沟河流两岸从此以后,很少遭到洪水的袭击。山沟河面加宽了,水量充足了。长的短的防洪堤坝沿着沟河两岸盘旋而上,缓缓地延伸到大山深处。
新修的农田在沟河周围增天了不少。人们在水源好的地方发展了养殖业,建立起了大小不等的养鱼场。那些大摇大摆的鸭群在较宽的山沟河面上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新堰渠环绕在山沟河面的连接处,水流自然通畅,满足了大山深处农田再也不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历史结束了。新的农田挂在山腰的、落在低谷的、立在地平线上的、连在农家小院大门前方的,这一切一旦映入眼帘,像是天空的星星,忽闪忽闪的。
一群农家女在防洪堤坝上叽叽喳喳,来回奔跑,一边跑着一边还唱着流行歌曲。不少的鸟儿在田间地头防洪堤坝上,拖长了音调,有的鸟儿干脆飞到防洪堤周围新栽植的小树上,腾空飞舞着。看一看忙不够的庄稼汉,有意无意的拿上了长竹竿,追赶着一群牛羊,他们穿过了一片新农田,渡过宽宽的山沟河面,同时也唱响了山歌野调。就在此刻,有一对远方游客,正在山沟游荡。他们站在农田最高处,畅开手臂,斜着腰,比划着各种姿势摄影留念。远方游客又很快走到与农田相邻的鱼塘边,看着可爱的鱼儿,慌忙伸出手来,与鱼儿追逐戏嬉。游客累了,顺便在一条水渠中洗洗满脸的汗水,最后才沿着山沟河堤迎难而上。
山沟河流内的一切地面宽阔多了,河面空间也跟着耀眼了。过去光秃秃的山谷野道,现在却成了一片新农田;过去的羊畅小道,现在却有了宽宽的水泥路面;过去的峡山低谷,现在却充满了鸟语花香的生动场面;花草树木在河堤边,田野上,堰渠旁,洋溢着满身的朝阳,展示了我青春我美丽的豪迈与奔放。一位庄稼汉扛着一袋肥料,快步走进自己新修的农田边,给田里施肥壮苗。跟在背后的小孩,追赶着几只蝴蝶,嚷着要大人帮忙围捕堵截。矮个老人正在新农田周围拔去野草,防止阳光资源减少了对水稻生长的覆盖力度,嘴里含着那只老式的汗烟袋,吐出的浓烟,飘荡在绿色的上空,原来带不走的还是春天的希望。于是,老人休息片刻,不知为什么老人从山顶望到山下:石头是新的,农田是新的,堰渠拉长了距离,河面比以前加宽了许多,整个山沟河面变得如此广阔了……老人面对这一切的变化,埋在心中的话语,无法用语言彻底表达出来,只好望着满山遍野长势良好的庄稼苗,深深感叹道: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一座新修的鱼塘与山沟河流息息相通,鱼儿正在快乐成长;一群肥鸭正在宽宽的山沟河面上休息静养;翱翔飞舞的鸟儿,觉得飞得太快了,也太累了,干脆就飘落在河堤的树冠上,也开始昏昏入睡。一群洗衣女座在沟河边,洗完一竹篮一竹篮衣服,一边说笑话一边拉家常,总是舍不得离开热闹的场面;十来个小学生放学后,身背书包,停留在堰渠边,飞舞着小手臂争着抢着在捉鱼虾,稍大一点的学生站在一边,翻开书本大声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和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诗句。
当新修农田中的水稻还没有熟透的时候,一些早熟的水稻颗粒已经饱满了,而且暗暗发出金灿灿的光芒来。山顶上那些耐不住寂寞的山林野鸟,它们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展开高傲飞翔的翅膀,穿过一片树林,降落在稻田边,偷偷地吃着水稻饱满的颗粒。放牛娃赶着一群牛羊,翻过几道陡坡,穿过一片农田,来到沟河谷低,放牛娃直接把牛羊放在一处农田边的草坪上,就抓住机会大摇大摆地跑步到河堤另一端的果树丛中,开始大把大把摘下金黄色的果实。
从远处开来几部小车,停在大山深处一条公路上。一行十几人的队伍从车上下来之后,又走了一段山路。在经过一片金黄色的农田时,他们中间没有一个人不弯下腰,其中没有一个人不伸出手来掂量掂量水稻颗粒的饱满情况。沟河两岸一队村干部,从防洪堤坝上一路小跑,气喘嘘嘘地才来到半山腰,热烈欢迎一行十几人队伍的到来。村干部陪着一行十几人的队伍一直走到防洪堤坝上,在堤坝上,所有人的步伐走得非常慢,他们其中不少人向沟河两岸的山山水水比比划划,像在规划什么,又像是在设计着什么。
没过几天,有一位村干部说:上级领导部门要把沟河两岸大面积的零星水田和旱地,由国家投资统一规划,统统改造成机耕地,让农耕机械走进千家万户。时间紧,任务重,要求我们抢在冬春之前,保证按时完成此项工作任务。
大禹治水
尧当部落首领的时候,黄河流域经常发大水,农田被淹,住房被冲毁,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十分悲苦。
为此,尧十分着急,他多次召开部落联盟会议,讨论治水的问题。经四方部落首领商量后决定,派鲧去治水。鲧就是禹的父亲。
鲧也没有治水的经验,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治水整整九年,不但没有把洪水制服,反而使水灾闹得更凶了。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鲧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自小聪颖,喜欢思考问题。他觉得鲧治水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方法不当。禹改变了鲧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多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有一次,他妻子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狠下心没进去探望。
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河水就畅通无阻了。
舜年老以后,也像尧一样,物色继承人。因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选禹。到舜一死,禹就继任了部落联盟首领。
这时候,已经到了氏族公社后期。生产力发展了,一个人生产的东西,除了维持自己的生活,还有了剩余。氏族、部落的首领们利用自己的地位,把剩余产品作为自己的私人财产,变成氏族的贵族。有了剩余的产品,部落和部落之间发生战争,捉住了俘虏,不再把他们杀掉,而把他们变成奴隶,为贵族劳动。这样,就渐渐形成奴隶和奴隶主两个阶级,氏族公社开始瓦解。
由于禹在治水中的功绩,提高了部落联盟首领的威信和权力。禹原来有个助手叫做皋陶,曾经帮助禹治理政事。皋陶死后,皋陶的儿子伯益做了禹的助手。伯益也深受百姓的爱戴和欢迎。按照禅让的制度,本来是应该让伯益做禹的继承人的。但是,禹死以后,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贵族却拥戴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子。
这样一来,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联盟的选举制度正式被废除,变为王位世袭的制度。我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疏通河道以免农田被淹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淹没田地 疏通河道、疏通河道以免农田被淹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